綠色智慧能源 安全永續未來 2025城市新能源論壇成功舉辦
5月8日下午,以“綠色智慧能源 安全永續未來”為主題的2025城市新能源論壇在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多功能廳成功舉辦。本屆論壇由昌平區政府主辦,昌平區商務局承辦,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劉梅英,北京市貿促會主任李向英,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王瑞,昌平區政協副主席、未來科學城管委會(生命園管委會)創新發展與人才工作處副處長鮑志華等領導出席活動。來自中科院設計院專家、全球新能源500強企業代表以及50家中日能源類企業代表等百余人出席,面向國際共商綜合能源體系建設,共謀先進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共創互利共贏能源合作新典范。本場活動為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中國館北京活動周首場重點推介活動。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劉梅英指出,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在綠色能源轉型的道路上,兩國既是理念相通的伙伴,更是行動相向的同行者。作為中國首都,北京始終以高度的責任感踐行全球氣候治理承諾,深入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和能源安全新戰略,將綠色低碳發展融入城市基因。未來科學城“能源谷”是北京市能源產業的核心承載區域,已構建起政策支持精準、創新生態完善、市場機遇豐富的合作平臺,希望更多能源企業走進北京,走進“能源谷”,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共同開創綠色能源的未來。
大咖齊聚
思想碰撞激發創新火花
本次活動精心設置了主旨演講和圓桌討論環節,為參會者提供了深度交流的廣闊平臺。
中科院建筑設計研究院能源規劃與工程設計研究所副所長于子淇帶來了《構建綠色智慧綜合能源體系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主題分享,于子淇深入剖析了當前能源領域的關鍵問題,指出全球城市與建筑的能源消耗在能源消耗總量中占比高達約3/4,而建筑能耗大多源于化石燃料。就中國而言,當前建筑運行環節產生的碳排放量約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28%。因此,實現建筑用能的可再生能源替代,成為建筑領域節能減排、轉變城市能源消費結構的核心任務。而建立區域綜合能源體系,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為城市提供綠色能源解決方案,是達成“雙碳”目標的重要保障。
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能源服務業務線總裁劉連玉就《中國海上風電發展及中日合作展望》進行深入剖析,詳細解讀全球海上風電發展。劉連玉表示,海上風電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支撐,全球海上風電正處于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中國在全球海上風電領域占據領先地位,具備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自主設計、研發、制造、安裝、調試、運行能力,施工安裝、運維船舶等裝備環節不斷補強。此外,中國風電供應鏈優勢顯著,未來將持續輻射全球,為世界提供技術先進、質量可靠、價格合理的風電機組產品。
會上,2項中日能源合作項目重磅簽約。簽約雙方將秉持“平等互利、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原則,聚焦數字能源領域,在聯合開發數字能源管控平臺系統、打造中日智慧能源AI雙向孵化平臺等方向展開交流合作,推動中日企業在智慧能源、人工智能、綠色技術等領域的協同創新與產業落地,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標實現。
在圓桌會議環節,來自中國和日本的6位企業家聚焦“如何建立起高效、多元、智慧的綜合能源體系,展示在先進能源領域的引領示范?”這一關鍵話題,結合各自所在領域展開了深入探討。與會者一致認為,在能源領域,技術創新與綜合利用是實現高效節能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路徑。在海上能源方面,要著重開發深遠海風電資源,利用漂浮式風電技術推動海洋綜合能源和海洋經濟融合;在建筑能源領域,需調整建筑運營周期的能源消費結構,推廣熱泵技術并促進其與其他能源耦合,同時借助智能自控及 AI 技術優化建筑樓宇的暖通系統,實現室內環境舒適與能源高效利用的平衡,最終達成節能降碳的目標。
政策賦能
能源谷創新活力綻放
會上,昌平區政協副主席、未來科學城管委會(生命園管委會)創新發展與人才工作處副處長鮑志華對昌平區能源產業發展現狀及產業政策進行詳盡解讀。昌平區在能源領域,相繼出臺了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政策,促進先進制造業發展政策,加快專精特新、獨角獸企業培育發展促進氫能和能源互聯網發展等產業政策措施30余項以及讓各類人才在未來科學城安居樂業的“昌聚工程”等人才政策。今年還將出臺支持新型儲能發展政策。
經過10余年的建設發展,未來科學城“能源谷”已經成為全國能源創新要素最富集的區域之一,是北京發展先進能源產業的主陣地。累計建成國家級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60個,設有院士工作站7個,“三桶油”“兩張網”“五大發電集團”全部設立了分支機構或研發總部,三一重能、明陽智慧能源等大批優質民營高科技企業落戶,入駐了華北電力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等一流能源高校,匯聚了2萬余名科研人才,形成了央企、民企、高校等多元主體協同創新的發展格局。近年來,全力支持園區央企打開院墻搞科研,建成國網、國電投2個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平臺、49個技術創新聯合體和協同創新平臺,成為全國能源創新要素最富集的區域之一。
當前,未來科學城“能源谷”已入駐了300余家能源企業,形成了能源互聯網高成長賽道,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風電光伏成熟賽道,氫能、儲能、碳固存前沿賽道三大賽道。今年在“三大賽道”基礎上重點布局了鈣鈦礦、新型儲能、智能充換電3個延展方向。目前,在新能源領域基本形成了研發、中試、生產、銷售、交易服務的全產業鏈條。特別是在能源互聯網領域,聚集了北京能源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等70家企業和機構,覆蓋了智能電網、特高壓輸電、清潔能源等全部技術方向。全區能源產業收入突破了2500億元。
乘著“雙碳”戰略的東風,昌平區將以未來科學城為支點,圍繞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能源谷,突破一批能源關鍵底層技術、集聚一批能源領域標桿項目、實現一批先進能源場景示范,加快建設新能源技術創新策源地和發展高地、綠色可持續發展先行區,把能源谷打造成為踐行國家“雙碳”戰略的一張新名片。昌平區熱忱邀請海外各界精英,尤其是能源領域的有識之士,深入了解昌平、走進昌平,前往未來科學城考察交流、投資興業,攜手共創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能源谷,為北京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助力國家 “雙碳” 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貢獻力量。

提交
共聚「電力與能源/電機驅動與控制」分論壇,啟航能源智控革新之旅
舒瑞普中國卓越中心暨蘇州新工廠開業典禮圓滿落成
低壓科創 新質未來 | 施耐德電氣全新一代接觸器客戶生態日成功舉辦
日立能源將交付全球首臺550 kV無SF?環保型GIS
突破汽車與工業應用瓶頸,TDK 重塑多傳感器融合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