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業界動態

>

tec.nicum 知識分享 | 保障人員與機器人之間的安全協作(下)

tec.nicum 知識分享 | 保障人員與機器人之間的安全協作(下)

上期我們說道,人與機器人之間的安全協作首先需要建立規范基礎,目的是為機器人配備防護裝置來保護人員,確保其成為真正的協作機器人。


機器人技術有多個專門標準或 C 類標準,包括:

  • EN ISO 10218《機器人和機器人裝備 工業機器人的安全要求》分為第 1 部分(機器人)和第 2 部分(機器人系統和集成)。對應國標:GB 11291.1-2011和GB 11291.2-2013,規定了適用于機器人單元的安全要求。

  • EN ISO 11161 機械安全 集成制造系統 基本要求》(GB/T 16655-2008)

  • ISO/TS 15066 《機器人與機器人裝備 協作機器人》(GB/T 36008-2018)


通往符合 ISO/TS 15066 的協作工作

系統的途徑(* 對應國標:GB/T 36008-2018)


協作機器人系統可以通過三個步驟實現:

1.使用符合 EN ISO 10218-1 標準的機器人。

2.根據 EN ISO 10218-2 的要求將機器人集成到機器人單元中,并在適當的情況下應用 EN ISO 11161。

3.按照ISO/TS 15066設計協作區域。


EN ISO 10218 規定了在設計機器人單元安全措施時必須考慮的區域,即最大區域、限制區域、操作區域和保護區域。此外,協作機器人也有一個協作區域,EN ISO 10218-1 和 ISO/ TS 15066 都對此進行了概述。在這一區域內,人員和機器人可以相互協作。相應的運行模式被稱為 "協作運行"。


協作運行的具體要求 

那么,根據 ISO/TS 15066 標準,作為 "協同工作系統 "的機器人單元在設計和規劃方面有哪些具體要求呢?


一旦確定了單元布局,設計人員就應確定危險并進行風險評估。這將得出需要采取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ISO/TS 15066 中概述了協同工作系統允許采取的措施,并規定了相關要求。


核心流程:設計機器人單元的布局 

設計布局是機器人協作單元風險最小化的核心流程。布局定義了包括協作區在內的上述區域,以及通往危險區域的通道。這一重要步驟必須考慮到人機界面的人體工程學,以及機器人任何超限運動(例如在啟動緊急停止裝置后)可能需要的額外空間。


考慮特殊危險 

設計師或安全工程師的職責之一是考慮機器人的特殊危險性,并將其納入風險評估。畢竟,將人和機器人及其工作區域分開是有充分理由的。EN ISO 10218-1 和 EN ISO 10218-2 附錄 A 中的危險清單是一個有用的輔助工具,它專門針對機器人和機器人單元中的危險。


一個特殊的潛在危險是機器人執行高能量和高范圍動作的風險,這意味著它們的運動軌跡可能難以預測。在某些情況下,還必須考慮到多個機器人在同一操作區域工作的情況。考慮到這一點,需要明確定義協作空間,同一空間(即機器人的工作區域)內的每個操作人員都必須隨身攜帶自己的控制元件。此外,還需要用于軸和空間限制的故障安全軟件,通常由機器人制造商提供。

1.jpg

施邁賽中國聯系方式


全國技術支持熱線:400 821 8833

地址:上海市青浦區漕盈路3336號

電話:+86 (0)21 6375 8287

傳真:+86 (0)21 6375 8297

網址:www.schmersal.com.cn

2.jpg

審核編輯(
李娜
)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色彩造就差異:施邁賽新型門把手系統 DHS

德國施邁賽推出IO-Link安全安裝系統

施邁賽食品加工行業安全解決方案

汽車制造行業安全解決方案

安全先行 | 施邁賽為機器人技術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