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夢想,敢創新,勇開拓——第二篇
第二篇: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
——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技術委員會主任蔡亮先生專訪
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技術委員會主任 蔡亮先生在上海嘉定新時達專家樓
gongkong: 蔡亮先生,您好!您是1997年進入新時達的,在新時達十幾年時間里,您親眼見證了新時達從電梯行業控制與驅動的供應商,成長為自動化優秀的驅動系統制造商、知名品牌的一個過程。新時達現在的產品線,通過十幾年的發展也日趨豐富和完善。能否請您回顧一下十多年來新時達在技術創新及技術市場化這方面的“創新和探索之旅”?
蔡亮先生:1997年我進入了新時達,當時我們研發隊伍只有2個人,而現在發展到近200人的大型研發團隊,整個發展過程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從公司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們一直堅持以技術為先,以新時達自主研發的產品去打動市場。正是基于堅持這樣理念,不斷加大研發的投入,努力做好人才引進,新時達才逐步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
公司成立之初以引進人才的方式,發展前沿技術,從1995年開始不斷的努力。例如,我們設法將通用型的產品拿來集成為一個電梯控制方面的系統產品,能給客戶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這在當時就被新時達認為會成為電梯行業的發展趨勢。
現在看來當初的這個想法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們有一個想法,然后做技術上的投入。從1995年開始投入,到1997年我的加入,直到2002年產品線才真正的完善,其中的歷程也是相當艱苦的,我們不是來完全全盤引進別人的產品,而是采取另外一種方式,即自己去開發、培養人才,然后培育我們自己的核心技術,就這樣以一種完全自主研發的方式去發展我們自己的東西,走自主創新的道路。
整個歷程經過長期的技術積累和技術上資金的投入,使得新時達在2000年之后的時間里積累了大量自有技術,并鍛煉和形成自主研發團隊,為公司將來的發展準備了更好的技術基礎和領先優勢。如果沒有這些技術積累的話,我們無法進一步去拓展自己的產品和業務。而有了這些技術積累,使得我們在機遇來的時候,有了準備,這樣才能將機遇牢牢把握住。
針對市場的需求,新時達在2000年到2005年期間先有了電梯控制系統的發展,2005年之后這段時間,新時達主要在驅動這個領域,往變頻器市場發展。我們第一個目標也是做電梯上的變頻器,這是一個較高端的產品行業,有一定技術含量在里面。我們以這個高端領域作為起點,以此再推廣到其它行業、其它應用領域,就更便捷。
作為研發人員,我們一直有一個信念,就是提供給客戶最滿意的產品。將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是新時達人不懈的追求。我們一直堅持企業的理念:“走向世界,永爭第一,追求最好”,為公司能成為世界上知名的高科技電氣控制企業的宏偉愿景而不懈努力。
gongkong:從已有十多年積累的電梯行業,往通用變頻器市場,例如起重機、港機、供水設備、風機、橡膠機械、紡織/包裝機械行業,進行拓展的過程中,新時達在技術和行業應用上,曾經遇到過哪些挑戰?技術部門如何“攻關”和“突破重圍”?
蔡亮先生:新時達并不是所有行業都要去做。我們現在有兩個主要關注的要點:
第一個是通用變頻器市場。在這塊領域,我們在跟同行業里一些中低端產品進行競爭時,產品定義怎么樣去做好,如何開拓更寬廣的市場,這與我們以前的運營模式有些不同。電梯市場里我們市場占有率很高,但變頻器市場很大,要完全做到像電梯市場一樣成功,依靠現在新時達原有的模式和有限資源目前還不能完全達到。因此,我們將采取與分銷商合作的模式。新模式下推新產品,需要新的運作模式,這是我們現在面臨的一個挑戰。
第二個是國家關注的節能減排及制造裝備業,尤其是產業升級或高端裝備業,這兩塊的市場發展潛力非常巨大。譬如人力成本是目前中國制造業一個很棘手的問題,用工荒導致需要更多的自動化產品去進行生產,產業升級迫在眉睫。中國如果能將這塊市場做好,那么不僅僅是國內市場需求龐大,還有很大一片國外市場也需要。我們在這方面也投入了較大精力。從目前發展狀況來看,對于新時達來說,現有的最大瓶頸可能在于:盡管了解核心技術,但對行業應用不夠了解。我們現在已對起重機械行業、新能源行業開始進軍,組建專業的團隊去了解這些市場。但這需要一個持久性的過程,只有越深入了解,才能挖掘到他們的需求。
總之,堅持自主創新是我們突破這些難題的關鍵。只有這樣才能走在市場的前端,才能讓我們新時達能夠在行業內成為真正的璀璨之星。
gongkong:新時達在中國和德國設立有研發中心與制造中心,近年來,每年研發投入達到甚至超過銷售收入的7.99%,目前公司已取得72項專利證書和26項軟件著作權,其中通過自主研發取得的發明專利有17項。您認為新時達的“自主創新”之路,有哪些成功經驗,值得總結和其他本土企業借鑒?
蔡亮先生:第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堅持”,這也是最難的一個事情,很多企業家做到一定程度,最后失敗是源于不堅持,同時,“堅持”也是一家企業是否能夠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個是舍得投入,自己一定要去做的事情,一定要舍得投入下去,不要畏首畏尾,只有投入才會創造出收益。
這是兩個非常關鍵的要點。目前而言,還有一個需要我們認真對待的就是——合作。
自主研發當然是很重要的一塊,這也是根本,但是作為新時達來講,到了一定規模以后,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們現在與大學院校、科學研究院合作,開展得相當不錯。雙方的很多資源,可以共享并借鑒,創造雙贏,這對我們的技術發展、取得專利、軟件著作權等也是有很大的幫助。
gongkong:談及展望未來,您剛才提到的,“節能減排”和“產業升級”是中國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近幾年中國自動化市場發展趨勢中最緊迫的需求和“聲音”。新時達的企業使命是:“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控制、驅動、節能產品”。能否談談新時達研發的部門,未來三到五年,在最新技術攻關、研發新品、應用突破,開發更適合中國市場的產品和技術的規劃?
蔡亮先生:“節能減排”和“產業升級,這是一項全世界都在研究的事業。新時達做的電梯行業實際與這也是直接相關的。如在電網、微電網、太陽能發電、風電這樣的行業,這其中的產品也都與我們相關。
新時達在太陽能方面會做一些投入性的準備,同時也在關注太陽能技術方面的研究。此外還有一個就是儲能,儲能這方面其實也是有很大發展潛力,眼前與這些項目直接相關的變頻器,我們要大力地推廣,延伸出來的這些東西需要花些時間去研究。
另外,像國企央企進行了大的投入的產業,例如電網、軌道交通等,新時達也將與政府、大型央企積極展開合作。
進行行業突破,要求新時達首先要擁有完整的產品線,其次,需要了解到各行業的具體應用,結合智能化、網絡化等新的現代化生產要求,才能提供完整和高效的行業整體方案。 新時達的通用變頻器目前已經在包裝機械、印刷機械、紡織機械、泵業、礦業等行業開始有一些成功應用,其它行業應用也一直在做努力開拓中。新時達的高壓變頻器這幾年整個銷售勢頭還不錯,目前主要在橡塑機械、風機水泵類有所應用。
gongkong:謝謝您的分享和時間。我們期待看到,新時達經過16年的自主研發、自主創新之旅以后,未來能夠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創新。

提交
新時達G9000集成化智能電梯控制柜在森赫電梯項目中的應用
電梯電控智能的集大成者
新時達焊接機器人SA8/1800
新時達S200C提升模組對往復式提升機控制技術
新時達AS720D低諧波變頻器四美皆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