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危”占“機”,全球新經濟形勢下前瞻性定位——霍尼韋爾過程控制部戰略和全球營銷副總裁 哈西齊特爾先生 Mr. Harsh Chitale專訪
會間,中國工控網(www.frankenclone.com)等數家自動化專業媒體有幸對霍尼韋爾過程控制部戰略和全球營銷副總裁 哈西齊特爾(Harsh Chitale)先生和霍尼韋爾過程控制部亞太區副總裁兼總經理張達川(Desmond Teo)先生進行了采訪,共同探討了霍尼韋爾過程控制業務在中國發展近況和戰略發展規劃幾大 “熱點”議題。
記者:霍尼韋爾在石油化工造紙行業有優勢。我們發現在新的行業上霍尼韋爾嶄露頭角比如說電力,除了傳統優勢的行業,霍尼韋爾還會關注哪些其他行業?有什么拓展?
哈西齊特爾(Harsh Chitale)先生: 除了傳統的優勢行業石油,化工,造紙紙漿以外,我們在全球范圍內冶金也是大的行業。我們跟全球冶金行業的公司有很好的關系和業務,同時,在全球的電力行業也有一定市場。
在新行業,例如生物燃料、多晶硅和煤化工領域,霍尼韋爾業績增長也非常快,例如,從全球來看,多晶硅業務產能不足,中國和全球市場都在擴充產能中。還有煤化工也是霍尼韋爾這兩年在中國市場增長的亮點。
記者:比較而言,西門子、愛默生等已進一步加大了他們在中國本地化程度,霍尼韋爾在這方面有沒有新的變化?
張達川 先生:霍尼韋爾對本地化很重視。我們的本地化也根據全球的需求進行有序的戰略計劃,在亞太地區比如新加坡、印度我們有計劃的推行本地化。
霍尼韋爾在中國本地化的過程中,我們已經注意到,因為人民幣在不斷升值,現在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大約是1:6.83,針對升值的上升趨勢,我們需要好好考慮本地化。
大家都知道,霍尼韋爾在天津有一個工廠。在過去的6個月,這個工廠在不斷擴充。不僅是在人員方面,還體現在產品方面,例如霍尼韋爾最新發布增強版的Experion Process Knowledge System(PKS過程知識系統)和更新版本的工業無線網絡解決方案OneWireless等,這些產品增加了本地化的成分。這些都是霍尼韋爾本地化的具體舉措。
記者:在上午的用戶大會的介紹上,我們關注到霍尼韋爾為上海金山石化成功實施了“一攬子維護服務”方案,霍尼韋爾如何來定位服務業務的發展?
哈西齊特爾(Harsh Chitale)先生: 服務對霍尼韋爾是很重要的,占我們業務量中的很大比例。霍尼韋爾在服務方面有很多方式,從簡單的提供備品備件到現場解決問題,還有升級改造、常年服務合同等,提供給顧客,讓客戶從中做出選擇。
霍尼韋爾過程控制在全球大約有2,500多員工進行服務,提供的是24×7服務,可以說是無間斷服務,就是提供一天24小時,一周七天的服務。我們還提供給客戶遠程服務,進行評估診斷。這其中,也包括很多增值服務。
記者: 現在中國市場DCS的價格競爭激烈,霍尼韋爾有什么新的舉措來面對這種挑戰?
張達川 先生:作為全球最大的一家過程控制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之一,霍尼韋爾地區感受到在中國競爭很大。相信很多國際廠商在中國做生意,都會有價格競爭和成本壓力很大的同感。
霍尼韋爾希望在給用戶提供最優秀的方案和服務時,不僅僅是給客戶提供成本優勢,還要想辦法提高價值,怎樣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比如說如何提高產能,擴大產出,協調用戶的系統等。這都是霍尼韋爾所關注的,我們關注的是整體為用戶帶來的產出,不單是價格方面。
中國工控網: 在集成自動化總包服務(I-MAC)推出同時,霍尼韋爾中國儀表方面本土化生產的進程如何?國內市場,除與川儀合作以外,還有何設立獨資或者合資控股工廠等發展業務規劃?國際方面霍尼韋爾2007年收購了ENRAF之后,有何新的戰略方面的調整?綜上,今后霍尼韋爾在中國和全球市場,是否會把儀表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現場儀表本身也有多種類體系的產品,例如壓力、物液位、分析儀表等,霍尼韋爾今后有無重點發展的“主打”產品?
哈西齊特爾(Harsh Chitale)先生: 首先我要澄清的是霍尼韋爾的集成自動化總包服務(I-MAC)的策略和傳統的DCS四層結構中的Level 1(現場層)和Level 2(設備層)打包是不一樣的。我們的I-MAC更著重于Level 3(監控層) 和Level 4(管理層),與Level 2的整合。霍尼韋爾認為:如果說過去Level 1和Level 2整合在一起主要是因為現場總線協議比較新,還不成熟,。即是為了降低風險,將Level 1和Level 2整合到一起。但是,現在協議已經很成熟了,風險也已經降低。我們在市場上也很少看到項目中將Level 1和Level 2整合打包在一起的情況。但是Level 3 和 level 4 的整合會幫助工廠省下數百萬的投資效益。
我們在中國傳統項目上多是MAV (主自動化供應商),MAV方式是和系統有關系的。MIV(主儀表承包商)方式則是包括現場儀表的。在前幾年的中國市場上MIV方式是比較多的。但是全球范圍內是I-MAC 和MAV方式聯系更緊密。
霍尼韋爾的I-MAC要求所有的操作人員的技能在生產投運之前都是培訓好的。比如說,通過仿真操作員系統培養操作員的操作技能,即將業務系統和自動化系統預先結合好,在開廠那天,業務就可以真正高效率的運轉起來,大大提高了效益。所以說, I-MAC是MAV 的延伸。
對于現場儀表,霍尼韋爾也非常關注的。與市場上很多自動化和儀表廠商不同之處,在于我們更傾向于高價值和附加值的現場儀表。比如說防腐蝕儀表產品,市場小但是技術含量高,價值也很高。我們還收購了First技術公司的氣體探測等產品和服務,2008年新推出用于工廠罐區的微波雷達液位-Versal Level系列新產品,這些都是我們關注的儀表范圍。
記者:您認為全球金融風暴對石油石化行業和相關的行業自動化市場有無影響?全球經濟不景氣對霍尼韋爾過程自動化的營銷方面有什么影響?
哈西齊特爾(Harsh Chitale)先生: 自動化現在應用很廣泛,而且呈現良好趨勢。當全球經濟不景氣時,對生產力方面的壓力使得人們對生產效率、能源效率等越來越關注。
世界經濟對石油石化等行業的確都有不同影響。但是,人們已經適應了使用自動化,所以即使出現經濟危機,自動化也有自己的市場。現在,面對尋找石油化工公司項目機會的壓力時,我們發現市場越來越傾向于轉向怎樣提高產能,如何優化現有產品,這需要霍尼韋爾在內的全球自動化廠家投入更多來解決如何利用更先進的自動化產品和技術解決能耗的問題,這是我們看到的一些新的市場趨勢。
對于霍尼韋爾過程自動化來說,我們在全球的業務,50%的項目是為了新項目的開發和建設,另外的50%是提高現有產能和產品的效率。當經濟不好時,這方面顯的很重要,對于霍尼韋爾來說,我們在全球有一個龐大的客戶群(保有量基礎),它們需要不斷的維修維護和升級,所以這方面霍尼韋爾不會受很大影響。
中國工控網:中國和印度同屬世界經濟發展的“四大金磚”之一,Harsh先生本人曾在印度多年,請您比較中國和印度自動化市場的共性和差異。您認為中國自動化市場今年有何變化?
哈西齊特爾(Harsh Chitale)先生: 從我個人經驗來看,中國和印度市場有很多相似的情況,他們的市場增長非常快,而且市場基礎設施龐大。短期內,中國和印度的自動化市場可能會有減緩,但是從長期來看,隨著水泥、鋼鐵、建筑市場的增長,他們的增長空間都是很大。而且,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市場都對外界新的全球技術接受度高,能開放性的接收這些新技術。
中國有著很強的生產經濟,注重制造業的發展,制造在GDP中有很大比重,中國在新項目方面投資很多,比重也很大。印度以服務經濟為主,他的生命周期服務要比中國成熟。印度服務比重大約占5%,而中國是2%~3%。但目前來看,整體上說,霍尼韋爾自動化在中國的業務比印度好。 將來,我們肯定是會同樣重視這兩個國家。因為,這兩個市場對于霍尼韋爾來說,他們在全球市場的增長都是最高的,年增長率都可以達到20%到30%。
中國工控網:2007-2008年,霍尼韋爾在已有優勢領域,如先進控制(APC)、煤化工、乙烯、多晶硅等取得了很多突破。在2008年中國經濟增長趨勢開始出現新特點,冶金行業產能過剩,電力行業從2007年已開始投資趨緩,石化行業,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集團公司已經明確發布對外新聞表示要縮減投資,化工行業由于本身行業特點,投資速度也增長有限,霍尼韋爾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和各大行業投資增長速度減緩和自身業績增長壓力的問題?能不能預計未來霍尼韋爾新的業績增長點?
哈西齊特爾(Harsh Chitale)先生:在中國,霍尼韋爾未來新增長點,將是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項目服務(LIFE CYCLE MANAGEMENT PRPGRAM SERVICE,簡稱LCM項目服務)。
在全球范圍來看,在每投入100<

提交
霍尼韋爾捐贈價值100萬美元物資助力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
霍尼韋爾ADS,筑牢工廠安全生產的第二道防線
實現工廠互聯,構建“美麗中國”
至聯致遠, 霍尼韋爾發布首款支持工業物聯網的ControlEdgeTM PLC
美國L.A. Turbine和德國基伊埃集團加盟霍尼韋爾“互聯工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