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市場評論

>

我國煤化工的新能源發展方向

我國煤化工的新能源發展方向

2007/9/4 16:00:00
傳統煤化工包括煤焦化、煤電石、煤合成氨等領域。在油價大幅度攀升的背景下確立了一定的成本優勢。然而,由于這幾個領域技術門檻較低進入者眾多,同時能耗大、污染嚴重等,目前已經被國家政策列為限制發展的范圍。尤其是焦炭和電石行業,由于產能快速擴張致使生產能力已經明顯過剩,行業競爭激烈,其增長空間受到一定的限制。總體上來說,傳統煤化工領域由于技術含量低、政策限制等因素的影響,雖然相對石油化工仍然具備一定的成本優勢,但是增長潛力比較有限。
煤化工的新能源發展方向主要是指煤代油,其中甲醇、二甲醚、煤制油是煤代油的三條路徑。從應用和技術成熟度上來說,二甲醚能夠廣發的適用交通等領域,所以發展空間最廣闊,向這一領域發展的上市公司值得投資者關注。
由于甲醇項目巨大的利潤吸引,大量的資金涌入這一行業,目前已建加上規劃在建中的項目近2000萬噸年生產能力。按照這一發展速度,到2010年甲醇供應就將明顯過剩。另外甲醇在替代交通領域原料上,存在熱值低、機械腐蝕性等難以克服的問題,所以關于甲醇汽油的相關國家標準遲遲不能推出。甲醇項目從現實情況來看很難獲得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
煤液化制油在經濟和技術上可行,南非的SASOL就利用這種技術解決了南非全國40%的油品需求。然而這一項目需要大量的水資源,生產1噸油大約需要10噸水,環保的壓力也是驚人的。所以,這種項目的發展只能解救我國一時之需,大規模推廣則可能對環境造成災難性后果,難以獲得政策全面推開的支持。政府對煤制油項目采取非常謹慎的做法,目前僅批準了兩個項目做試點。
二甲醚是民用市場上最為成熟的替代燃料,二甲醚和天然氣混合燃燒或者直接燃燒比目前LPG具備千元以上的成本優勢,另外在最重要的交通領域,二甲醚也是很好的柴油替代品。在政策導向上,06年7月發改委出臺的關于煤化工產業管理意見上,也明確的將二甲醚定性為具備前景的能源替代品,適合我國能源結構的燃料,這意味著二甲醚項目將獲得政策的大力支持。
(部分分析摘引自網絡,原作者不詳)
投訴建議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查看更多

中國聯通首個量子通信產品“量子密信”亮相!

國家重大裝備企業齊聚高交會 中國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舉行

東土精彩亮相華南工博會,展現未來工業前沿技術

ATMS邀請函 | 以智馭新,協作創造汽車行業新質生產力

直播定檔!見證西門子與中科摩通聯手打造汽車電子智能制造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