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信息化離你一步之遙
2002/8/28 17:26:00
數字化醫院將通過寬帶網絡把數字化醫療設備、數字化醫學影像系統和數字化醫療信息系統等全部臨床作業過程納入到數字化網絡中,實現臨床作業的無紙化和無片化運行。
數字化醫院(e-Hospital)把最先進的IT技術充分應用于醫療保健行業,其核心圍繞每一個享受醫療保健服務的人,將整個社會的醫療保健資源和各種醫療保健服務,如醫院、專家、遠程服務、社會保險、醫療保險、社區醫療、藥品供應廠商、數字醫療設備供應商等連接在一起,整合為一個系統,以提高整個社會醫療保健服務的工作效率,降低運行成本,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有了真正的e-Hospital,根據患者的社會保險或醫療保險號,醫生就可以很快獲知其所有的醫療保健信息,如病史、采集到的醫學影像、做過的實驗室檢查等,提高了診療效率和臨床質量。這將是一個開放化的e-Hospital。到那時,就會達到醫生和社會資源充分共享,人們將充分享受到科技帶來的高質量的生活。
據業內人士介紹,我國現有1萬多所醫院,5萬多個防疫站,做HIS系統的不少,但是真正用起來的不到50%,目前大多數能用的是病床管理和財務管理,最重要的病人管理基本不用。
“十五”期間全國各大醫院正在或準備投入資金建設新系統或改造原有的舊系統,以適應即將實施的醫療改革。調查表明,醫院信息系統“十五”期間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投資力度:
醫院將進一步加大遠程醫療的投資力度,投資規模在200-300萬元之間不等。
毫不夸張地說,醫療行業是關系人類健康的重要事業,醫院信息系統是醫療保險體制的信息源頭,因此,醫院的信息化建設不僅是今后醫院發展的重要方向,也將是IT界關注的領域。預測未來幾年中,我國將有70%-80%的醫院實現信息化管理,市場總量將達到200多億元人民幣。
如何實施醫院信息化
中國加入WTO后,以信息技術帶動產業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已迫在眉睫。我國醫療體制的改革,已經開始從公費醫療體制走向社會保障體制,通過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將醫療費用逐步推向了社會,不再由國家負擔,再加上對藥品采購的改革逐步向醫藥分家的方向做準備等,都為我國醫療事業走向標準化、市場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也為新信息技術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
如何實施醫院信息化?也許我們可以從“鄰居”那里得到借鑒。馬來西亞非常重視醫院信息化,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醫生說,馬國政府將撥出巨款,利用最先進的科技,興建七所不用紙張的電子化醫院(所謂“無紙”醫院,就是醫院不用紙張,裝備最先進的電腦系統來處理所有的醫藥資料)。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馬來西亞的醫院信息化也的確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據稱,該國的醫院信息化達到了“可以與發達國家相媲美” 的程度。
馬來西亞的Selayang醫院,系馬來西亞國有醫院,位于首都吉隆坡郊外,共有1600名職員,200名醫生,800名護士,其他人員是管理、保健專業人士;該院擁有960張床位,去年床位的利用率為60%。Selayang醫院的信息化系統從1994年開始籌劃,終極目標是建立一個無紙化的醫院。
馬來西亞Selayang醫院IT項目經理Dr. Mohamad Azrin Bin Zubir認為,首先,為病人提供高質量關愛的集成系統前提是所有的信息需要共享,在醫院里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訪問。病人情況及時迅速獲得可以大大改善臨床診斷。
其次是建立一個以知識為基礎的組織。IT可以將寶貴經驗轉變成一目了然的表格。換句話說,如果IT設施恰當使用,那么一個知識管理系統便可以得到有效應用。
第三,創建每個病人的健康狀況病歷。
第四,將醫院里的所有工作過程流程化。
第五,按時獲得正確的知識資源。醫生看病時,可以通過IT手段幫助醫生獲得恰當的在線資訊。在馬來西亞,醫生不多,并且都超負荷工作。所以他們沒有時間每天跟蹤日新月異的醫療知識,但是IT手段可以在醫生所需時提供知識。
最后,系統能夠幫助促進醫藥研究和教育活動。
專家認為,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根據醫療系統的信息化水平劃分,醫院信息化發展要經歷三個階段:醫院管理信息化(HIS)階段、臨床管理信息化(CIS)階段、局域醫療衛生服務(GMIS)階段。Selayang醫院信息化系統包含三個方面:臨床系統;圖片存檔和通訊系統;管理和財務系統。
臨床系統包含所有與臨床過程有關的系統,包括臨床記錄和文件,實驗信息系統,X光信息系統,臨床的電子時序,急救信息系統等等。圖片存檔和通訊系統(簡稱PACS)是用于存儲和獲得X光圖像的。管理和財務系統支持億元的行政和財務過程。當安排好的任務完成后,它會通過計費模塊與臨床系統相連。
我國醫院信息化目前的現狀大多數還停留在第一個階段,真正的醫療業務還很少能參與到信息化的方式中去。
在醫療行業,有一些小型的ISV在以中小型專科醫院為目標客戶作醫療信息化系統,雖然他們的軟件還不能做到完全規范化的程度,但是在基本的功能上,卻可以做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倒是也可以在市場上找到一方生存空間。緯辰公司為天津曹開鏞男科醫院做了一套信息化應用系統,除了醫院和行政財務等系統外,還有醫療專家系統,并有網上保存病歷。
★ 以電子病歷為中心的新一代醫院信息系統
★ 基于Internet網絡的集成化醫療護理網絡
★ 醫療卡將成為投資焦點
★ 遠程醫學教育將得到長足的發展
重點在于培訓
大凡一件新技術或新產品被推向市場,其成敗的關鍵都在于是否被用戶接受。醫院信息系統也是如此。在醫院信息化的過程中,技術并不是瓶頸,至關重要的是使用者的信任和接受。認識到這一點,系統集成商和解決方案供應商便可以知道——在做醫院信息化項目中,做好對使用系統的醫務工作者的培訓至關重要。
Selayang醫院在信息化過程中自然也遇到了挑戰。大部分來自于管理過程的改變:醫療工作者們需要在每日的臨床和非臨床工作中使用IT手段,為此Selayang的業務經歷了一次痛苦的蛻變:重塑醫院工作流,協議和方針。Selayang醫院的信息化經過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業務流程再造,IT部門培訓職員和一些主要應用的使用者。然后1999年,正式投入使用。
Dr. Mohamad Azrin Bin Zubir認為,Selayang醫院最成功的部分在于使醫務工作者切實使用并且相信這套系統。現在,THIS是該醫院最主要的信息資源和交流平臺。除此之外,Selayang還做到了無膠片,所有的X光片都是數碼格式。
Selayang同時還證明了醫院級別的綜合臨床醫院系統完全可以通過軟件集成和界面實現。
最后要注意的當然是系統的可升級性。
◆ THIS是Total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整體醫院信息系統)的簡稱,通過供應醫院中集成臨床、成像、財務和管理的系統來將診斷治療過程自動化。
◆ 醫院信息化發展要經歷三個階段:醫院管理信息化(HIS)階段、臨床管理信息化(CIS)階段、局域醫療衛生服務(GMIS)階段
◆ 中國醫院信息化現狀:據統計,2000年在中國800億人民幣的IT軟件產品中僅有1.5億的產品是為醫療服務機構開發的,不到0.2%。即便加上數字化醫療設備產品市場,也僅為區區6億元人民幣。相對于其他行業基本穩定甚至已經飽和的市場,年增長率為兩位數的中國醫療服務消費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摘自《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02-6-18
歡迎訪問貝萊特公司網站:www.Belight.com.cn
數字化醫院(e-Hospital)把最先進的IT技術充分應用于醫療保健行業,其核心圍繞每一個享受醫療保健服務的人,將整個社會的醫療保健資源和各種醫療保健服務,如醫院、專家、遠程服務、社會保險、醫療保險、社區醫療、藥品供應廠商、數字醫療設備供應商等連接在一起,整合為一個系統,以提高整個社會醫療保健服務的工作效率,降低運行成本,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有了真正的e-Hospital,根據患者的社會保險或醫療保險號,醫生就可以很快獲知其所有的醫療保健信息,如病史、采集到的醫學影像、做過的實驗室檢查等,提高了診療效率和臨床質量。這將是一個開放化的e-Hospital。到那時,就會達到醫生和社會資源充分共享,人們將充分享受到科技帶來的高質量的生活。
據業內人士介紹,我國現有1萬多所醫院,5萬多個防疫站,做HIS系統的不少,但是真正用起來的不到50%,目前大多數能用的是病床管理和財務管理,最重要的病人管理基本不用。
“十五”期間全國各大醫院正在或準備投入資金建設新系統或改造原有的舊系統,以適應即將實施的醫療改革。調查表明,醫院信息系統“十五”期間將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投資力度:
醫院將進一步加大遠程醫療的投資力度,投資規模在200-300萬元之間不等。
毫不夸張地說,醫療行業是關系人類健康的重要事業,醫院信息系統是醫療保險體制的信息源頭,因此,醫院的信息化建設不僅是今后醫院發展的重要方向,也將是IT界關注的領域。預測未來幾年中,我國將有70%-80%的醫院實現信息化管理,市場總量將達到200多億元人民幣。
如何實施醫院信息化
中國加入WTO后,以信息技術帶動產業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已迫在眉睫。我國醫療體制的改革,已經開始從公費醫療體制走向社會保障體制,通過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將醫療費用逐步推向了社會,不再由國家負擔,再加上對藥品采購的改革逐步向醫藥分家的方向做準備等,都為我國醫療事業走向標準化、市場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也為新信息技術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
如何實施醫院信息化?也許我們可以從“鄰居”那里得到借鑒。馬來西亞非常重視醫院信息化,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迪醫生說,馬國政府將撥出巨款,利用最先進的科技,興建七所不用紙張的電子化醫院(所謂“無紙”醫院,就是醫院不用紙張,裝備最先進的電腦系統來處理所有的醫藥資料)。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馬來西亞的醫院信息化也的確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據稱,該國的醫院信息化達到了“可以與發達國家相媲美” 的程度。
馬來西亞的Selayang醫院,系馬來西亞國有醫院,位于首都吉隆坡郊外,共有1600名職員,200名醫生,800名護士,其他人員是管理、保健專業人士;該院擁有960張床位,去年床位的利用率為60%。Selayang醫院的信息化系統從1994年開始籌劃,終極目標是建立一個無紙化的醫院。
馬來西亞Selayang醫院IT項目經理Dr. Mohamad Azrin Bin Zubir認為,首先,為病人提供高質量關愛的集成系統前提是所有的信息需要共享,在醫院里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訪問。病人情況及時迅速獲得可以大大改善臨床診斷。
其次是建立一個以知識為基礎的組織。IT可以將寶貴經驗轉變成一目了然的表格。換句話說,如果IT設施恰當使用,那么一個知識管理系統便可以得到有效應用。
第三,創建每個病人的健康狀況病歷。
第四,將醫院里的所有工作過程流程化。
第五,按時獲得正確的知識資源。醫生看病時,可以通過IT手段幫助醫生獲得恰當的在線資訊。在馬來西亞,醫生不多,并且都超負荷工作。所以他們沒有時間每天跟蹤日新月異的醫療知識,但是IT手段可以在醫生所需時提供知識。
最后,系統能夠幫助促進醫藥研究和教育活動。
專家認為,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根據醫療系統的信息化水平劃分,醫院信息化發展要經歷三個階段:醫院管理信息化(HIS)階段、臨床管理信息化(CIS)階段、局域醫療衛生服務(GMIS)階段。Selayang醫院信息化系統包含三個方面:臨床系統;圖片存檔和通訊系統;管理和財務系統。
臨床系統包含所有與臨床過程有關的系統,包括臨床記錄和文件,實驗信息系統,X光信息系統,臨床的電子時序,急救信息系統等等。圖片存檔和通訊系統(簡稱PACS)是用于存儲和獲得X光圖像的。管理和財務系統支持億元的行政和財務過程。當安排好的任務完成后,它會通過計費模塊與臨床系統相連。
我國醫院信息化目前的現狀大多數還停留在第一個階段,真正的醫療業務還很少能參與到信息化的方式中去。
在醫療行業,有一些小型的ISV在以中小型專科醫院為目標客戶作醫療信息化系統,雖然他們的軟件還不能做到完全規范化的程度,但是在基本的功能上,卻可以做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倒是也可以在市場上找到一方生存空間。緯辰公司為天津曹開鏞男科醫院做了一套信息化應用系統,除了醫院和行政財務等系統外,還有醫療專家系統,并有網上保存病歷。
★ 以電子病歷為中心的新一代醫院信息系統
★ 基于Internet網絡的集成化醫療護理網絡
★ 醫療卡將成為投資焦點
★ 遠程醫學教育將得到長足的發展
重點在于培訓
大凡一件新技術或新產品被推向市場,其成敗的關鍵都在于是否被用戶接受。醫院信息系統也是如此。在醫院信息化的過程中,技術并不是瓶頸,至關重要的是使用者的信任和接受。認識到這一點,系統集成商和解決方案供應商便可以知道——在做醫院信息化項目中,做好對使用系統的醫務工作者的培訓至關重要。
Selayang醫院在信息化過程中自然也遇到了挑戰。大部分來自于管理過程的改變:醫療工作者們需要在每日的臨床和非臨床工作中使用IT手段,為此Selayang的業務經歷了一次痛苦的蛻變:重塑醫院工作流,協議和方針。Selayang醫院的信息化經過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業務流程再造,IT部門培訓職員和一些主要應用的使用者。然后1999年,正式投入使用。
Dr. Mohamad Azrin Bin Zubir認為,Selayang醫院最成功的部分在于使醫務工作者切實使用并且相信這套系統。現在,THIS是該醫院最主要的信息資源和交流平臺。除此之外,Selayang還做到了無膠片,所有的X光片都是數碼格式。
Selayang同時還證明了醫院級別的綜合臨床醫院系統完全可以通過軟件集成和界面實現。
最后要注意的當然是系統的可升級性。
◆ THIS是Total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整體醫院信息系統)的簡稱,通過供應醫院中集成臨床、成像、財務和管理的系統來將診斷治療過程自動化。
◆ 醫院信息化發展要經歷三個階段:醫院管理信息化(HIS)階段、臨床管理信息化(CIS)階段、局域醫療衛生服務(GMIS)階段
◆ 中國醫院信息化現狀:據統計,2000年在中國800億人民幣的IT軟件產品中僅有1.5億的產品是為醫療服務機構開發的,不到0.2%。即便加上數字化醫療設備產品市場,也僅為區區6億元人民幣。相對于其他行業基本穩定甚至已經飽和的市場,年增長率為兩位數的中國醫療服務消費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摘自《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02-6-18
歡迎訪問貝萊特公司網站:www.Belight.com.cn

提交
查看更多評論
其他資訊
研華RISC產品與服務--為醫療設備提供嶄新的硬件與軟件平臺
貝萊特科技體系、定位、發展
研華引擎-----醫療行業嵌入式專用平臺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