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選擇ERP的標準及相關注意事項
1.信息化規范
中小企業進入成長期后,原有的管理模式將不再適應企業內外環境的變化,企業迫切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進行規范的管理,ERP的實施自然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但是,中小企業從誕生之日起就有著自身的頑癥和特點,如何針對這些頑癥和特點來實施 ERP,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錢,提高成功率是每個中小企業主所關心的問題。
ERP應用是一項系統的綜合工程,它包括前期論證、選型、系統實施、系統驗收、二次開發等階段,其中,ERP 選型即是開始也是難點。
選型決定了整個ERP項目的方向,選型過程就如同遠航船舶的舵手,如果舵手指錯了方向,那么開足馬力的行駛只能是偏離正確的方向越來越遠。如何選型,成為擺在中小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選擇依據
2.信心化黑洞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這是中小企業選擇的準則。“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國家明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中小企業信息化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然而,中小企業信息化的實踐表明,數以億計的信息化投資似乎并沒有帶來人們預期的收益。
在中小企業信息化過程中還存在一些誤區,“信息化黑洞”、“上信息化項目是找死,不上是等死”等問題的出現,始終困擾著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成功實施。
為此,筆者總結了在中小企業選擇ERP的時候,可以將以下內容作為參考依據。
準確定位
3.選型依據
ERP實施企業必須有準確定位。ERP項目本質上是一個管理項目,而不是純粹的IT項目,它的導入和實施會涉及到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對企業現有的管理模式、業務流程、作業方式和作業習慣進行系統整合,以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為不斷完善的主線。
因此,在ERP項目選型之前,企業一定要對ERP項目作一個明確和準確的定位。一個正確的定位對項目選型乃至實施工作都可以起到極強的指導作用,直接影響ERP項目的效果。
ERP上線時間必須明確。在選型之初,企業要對自身現狀進行調查,了解企業的規模、人員素質、管理模式、信息化基礎等方面的情況,以明確信息化需求。
中小企業具有一些共性,例如,管理基礎薄弱,業務流程和組織結構都還需要不斷完善,企業的發展策略可能會隨著市場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資金投入有限,可融入資金的渠道相對較少;沒有相對規范的業務流程;信息化基礎薄弱,在信息化建設方面投入的資金較少,有經驗的信息化建設人才更少。
除此之外,不同企業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在分析現狀時必須明確這些特點,挖掘自身不同于他人的需求,將這些作為確定ERP項目是否上馬和確定系統類別及使用年限的重要依據。

提交
派拓網絡被Forrester評為XDR領域領導者
智能工控,存儲強基 | 海康威視帶來精彩主題演講
展會|Lubeworks路博流體供料系統精彩亮相AMTS展會
中國聯通首個量子通信產品“量子密信”亮相!
國家重大裝備企業齊聚高交會 中國科技第一展11月深圳舉行